上证指数的数值是怎么来的 上证指数的数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1. 新上证综指的计算方法
新上证综指采用派许加权方法,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总市值=∑(市价×发行股数)。
2. 指数的修正
指数的修正采用"除数修正法"。具体是根据股票市值加权平均法计算,并在基准日使指数等于100。
3. 指数样本股的确定
确定指数样本股时,需要选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上流通股本和日均市值均达到一定规模的股票。
4. 总市值加权
上证指数采用总市值加权方法,以企业总市值作为权重因子进行加权计算。总市值越大的企业对指数的影响力越大。
5. 上证指数的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的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调整市值=Σ(股价×调整股本数×权重上限因子)。
6. 基期设定
计算上证指数时,需要选择一个基准日作为基期,通常情况下基准日的指数值为100。
7. 指数调整
上证综合指数的样本调整是根据沪市前十大日均总市值排名的上市证券进行调整,以确保指数的准确性。
8. 新上市股票的处理
当有新股上市时,会根据发行价和流通市值将新股纳入指数计算范围,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