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行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确定了一系列金融机构资管业务的监管措施。其中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不再保本保息,包括银行理财产品。这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惑,是否还能购买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 不保本的理财产品依然值得购买
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对于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来说是有利的,因为投资本身就是有风险的。投资者在购买不保本的理财产品时,需要自己承担一定的风险,但同时也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收益。虽然不保本的理财产品风险较大,但对于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来说,依然是值得购买的。
2. 不保本并不代表理财产品风险大
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本保息,并不意味着理财产品就有很大的风险。实际上,不保本的理财产品也有不同的风险等级,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可以通过了解产品的底层资产、投资策略、历史业绩等因素来评估其风险水平。
3. 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已退出市场
2022年1月1日起,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正式退出市场。之前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承诺是为了保护自身口碑与信誉,即使银行亏本也会补贴客户应得的收益。不保本的理财产品更加透明,消除了理财产品与存款之间的混淆。
4.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来源决定购买可行性
可以购买不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关键是要看产品的底层资产是如何赚取收益的。如果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金融市场的货币和债券,那么相对来说风险较小,收益相对稳定,仍然是值得考虑的。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要对市场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配置。
5.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
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是一种亏***可能性较大的理财产品,不再承诺保本。监管部门要求在2021年底前全部切换到净值型。目前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不保本的产品。投资者在购买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时,应该充分了解产品的底层资产和投资策略,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选择。
尽管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但投资者依然可以购买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关键是要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水平、底层资产、投资策略等因素,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的配置。投资理财需要谨慎,不可盲目追求高收益,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