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业基金的核算过程
事业单位的事业基金的核算过程如下:
- 年末,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余额结转至事业基金。
- 借记或贷记“非财政补助”科目,贷记或借记“事业基金”科目。
- 年初的事业基金余额为上年末的事业基金余额。
- 将收入项目按照科目的类型分别核算,并进行借贷记账。
- 将支出项目按照科目的类型分别核算,并进行借贷记账。
- 根据核算结果计算事业基金的结余。
- 年末将事业基金的结余分配至“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
2. 专用基金的管理要求
专用基金的管理要求主要包括:
- 专业化:会计核算复杂,经济管理精细实行成本管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
- 修订背景:为了适应医疗体制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医院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2009年财政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修订了有关会计制度。
- 总则中的新增:新增了关于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并取消了事业基金中的“修购基金”等。
- 与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相衔接: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需要,规则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相衔接,形成制度保障。
-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年末根据有关规定从本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专用基金。
3. 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的区别
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区别:
- 定义:事业基金是对事业单位而言的,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分为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而专用基金是为专门用途按规定从成本、费用或收入中提取的资金。
- 核算范围:事业基金包括了事业单位的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而专用基金仅包括从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的基金。
- 核算过程:事业基金需要进行年末结转,借贷记账等核算过程,而专用基金的核算过程主要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从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
4. 事业单位设立专用基金的步骤
设立专用基金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 寻找合适的基金会:根据捐赠意愿,寻找符合基金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的基金会。
- 符合设立条件:各家基金会的设立门槛不同,需要符合相应的设立条件,包括起始基金的最低数额等。
- 申请设立:向基金会提交设立申请,填写相关表格和资料,如申请书、经费预算、计划书等。
- 审批过程:基金会进行设立申请的审批过程,包括初审、复审等环节。
- 设立协议签订:获得基金会批准后,与基金会签订设立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 起始基金拨付:依据设立协议的约定,将起始基金拨付至基金会。
5. 专用基金的核算
专用基金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设立过程的核算: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按照设立过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核算。
- 收入的核算:将专用基金的收入项目按照科目的类型进行核算,并进行借贷记账。
- 支出的核算:将专用基金的支出项目按照科目的类型进行核算,并进行借贷记账。
- 管理费用的核算:对专用基金的管理费用进行核算,并根据核算结果进行分配。
- 结余的核算:根据核算结果计算专用基金的结余,并进行适当的结余分配。
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是事业单位中常见的两种基金形式。事业基金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的,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而专用基金是为专门用途按规定从成本、费用或收入中提取的资金。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正确的核算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合理管理和利用资源。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