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债券是指在清偿顺序上排在存款和高级债券之后、优先股和普通股之前的债券品种。作为债券持有人只能获得发行条件载明的固定利息和本金金额,即次级债券的持有人不能分享银行的超额收益和余额,只能在发行人还本付息上实现权益。
次级债券的概念
次级债券是债务的一种,作为金融机构发行的一种特殊债券,次级债券是具有次级偿付顺序的债务,其偿还次序低于公司的一般债务,但优于公司股本权益。次级债券在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中的“次级”,与次级债务中的“次级”是不同含义的概念。
次级债券的特点
- 偿还次序优于股本权益:次级债券的偿还次序高于公司股本权益,即在公司破产清偿时,次级债券持有人优先于股东获得偿还。
- 偿还次序低于一般债务:相对于一般债务,次级债券在清偿顺序上位于其后,意味着一般债权人在偿还时优先于次级债券持有人。
- 发行商为金融机构:通常由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发行,用以补充资本金。
- 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次级债务的期限一般不低于5年,以满足发债机构的长期资本需求。
- 索偿权位于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次级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说明次级债券持有人在发行人破产或清算时的索偿权优先于其他债权人。
次级债券与一般债务的区别
虽然次级债券和一般债务都属于债务的范畴,但它们在性质和特点上存在一些区别:
- 清偿顺序不同:次级债券在清偿顺序上低于一般债务,在破产清偿时次级债券持有人的偿还次序位于一般债务之后。
- 债权人权益不同:次级债券持有人在偿还时只能获得固定利息和本金金额,而一般债务的持有人可以分享银行的超额收益和余额。
- 监管和保护程度不同:次级债券作为一种特殊债权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监控,而一般债务的监管和保护程度相对较低。
- 发行主体不同:次级债券一般由金融机构发行,用以补充资本金,而一般债务可以由各类借款人发行。
次级债务的定义
次级债务是商业银行的一种长期债务形式,具备以下特点:
- 固定期限不低于5年:次级债务的期限不低于5年,以满足商业银行长期资本需求。
- 用途不包括日常经营***失弥补:次级债务不用于弥补银行日常经营***失,而是作为长期债务存在。
- 索偿权位于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次级债务在偿还顺序上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后,说明在银行倒闭或清算时,次级债务持有人的索偿权优先于存款和其他负债。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次级债券和次级债务的概念、特点以及与一般债务的区别。次级债券和次级债务在金融市场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了解其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更好的理财决策。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