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能领多少钱
养老保险是按年缴纳的,其中分为个人自付和***补贴,部分地区还有集体经济组织补贴,也可以看做***补贴部分。当缴费达到年限且达到60岁后,就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了。
1、养老保险金的构成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基础养老金全部由***承担,目前标准是每月1200元。对于缴费满15年以上的,每超过1年,基础养老金每月再增加5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个人按照规定缴纳的,并由社保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按照个人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原存入金额计算。
2、养老金的计发基数
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根据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或收入金额来确定的,不同地区和个人的计发基数是不同的。
计发基数相对较高的人,领取的养老金会相对较多。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领取一样高的养老金。
3、缴费档次和养老金数额
不同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是不同的,根据缴费档次的不同,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有所不同。
以贵州省为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为100元。对于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等特殊群体,缴费档次标准可能会有所调整。
缴费档次越高,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会相应提高。
4、养老金的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标准和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领取的养老金也会有所差异。
以上海为例,基础养老金由当地部门承担,具体标准可能会有所调整。
全国设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是每月98元,不同省份一般都在***基础之上进行额外的补贴和标准提高。
5、其他因素的影响
除了缴费档次和地区差异以外,个人的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基数、个人账户储存额等因素也会对领取养老金数额产生影响。
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越高,领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无论是城乡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通过缴纳养老保险可以在退休后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具体的数额取决于各地的政策和个人的实际情况。
养老保险金的数额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受到缴费档次、地区差异、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工资基数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缴费和规划,可以在退休后享受到一定的养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