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获利息倍数是利息保障倍数吗

2024-07-23 08:55:11 59 0

以“已获利息倍数是利息保障倍数吗”为问题,请允许我通过我的分析,为你提供有关利息保障倍数的详细介绍。

1. 什么是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也被称为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用经营收益支付利息的能力。

2.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已获利息倍数 = 息税前利润(EBIT)÷ 利息费用 = (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3. 利息保障倍数的意义

利息保障倍数的数值越大,表示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越强。较高的利息保障倍数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收益来支付利息,从而提高借贷者对企业的信任和信用评级。

4. 利息保障倍数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以下是与利息保障倍数相关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4.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企业当前资产与当前负债之比,反映了企业在偿还短期债务时能够依靠流动资产的能力。

4.2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指企业当前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与当前负债之比,排除了存货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4.3 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企业可用现金与当前负债之比,反映了企业在偿还短期债务时能够依靠现金储备的能力。

5. 利息保障倍数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在长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以下是与利息保障倍数相关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5.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反映了企业资产通过债务融资的程度。

5.2 有息负债占比:有息负债占比是指企业有息负债与总负债之比,反映了企业债务中需要支付利息的部分所占比例。

6. 利息保障倍数与税率的关系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中使用的税率为17%,这是因为利息保障倍数中的利息费用可以抵扣购进货物的增值税税额。而增值税的税率则根据企业所属行业不同而有所区别,商业行业通常为4%,工业行业通常为6%。

利息保障倍数是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与企业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和评估利息保障倍数及其相关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借贷机构和企业自身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