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底部放量滞涨的定义与表现
底部放量滞涨是指股票在相对底部横盘数日之后,突然出现放量,但是大盘指数或者个股股价没有明显上升,大盘股票和个股股价的上涨幅度和成交量的放大幅度不匹配。
2. 主力资金在底部的吸筹行为
主力资金在底部区域的吸筹行为是导致底部放量滞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主力资金的动向,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底部放量滞涨的原因。
底部放量滞涨可能是因为主力正在试盘,观察上方抛压的大小。当筹码集中在一个价格区间内,进一步推高股价的难度就会增加。
另一种情况是个股长时间没有主力关注或者是个股解禁出现放量,但是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3. 筹码集中引发的底部放量滞涨
底部放量滞涨往往是由筹码大量换手带来的,当筹码集中在一个价格区间内时,成交量突然放大但股价没有明显上涨。
筹码集中的定义是股票筹码大多集中在某一个价格区间内,如果一个股票的筹码主要分布在15.0元至16.0元之间,那么当这个股票突破16.0元时,就可能出现底部放量滞涨的情况。
4. 市场情绪低迷导致的底部放量滞涨
市场情绪低迷、投资者信心不足可能导致底部放量滞涨。当市场风险偏好低,投资者对股票的买入意愿降低时,底部放量滞涨的现象就会出现。
投资者在市场情绪低迷时,往往选择放弃未涨的股票而追逐已经涨高的股票,这种行为也会导致底部放量滞涨的出现。
5. 底部巨量涨停导致的次日低开
底部突然放量涨停后,第二天往往容易出现低开的情况。这一现象可能有三个原因。
6. 底部放量滞涨的技术性反弹现象
底部放量滞涨可能是股价经过大幅下跌后的技术性反弹所导致的。当股价反弹到一定的高度后,短线获利筹码以及原来被套的筹码可能会出现抛售,这就导致了底部放量滞涨的现象。
这种技术性反弹所带来的底部放量滞涨往往只是暂时的,一旦获利筹码的抛售结束,股价还是有望继续上涨的。
底部放量滞涨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主力资金吸筹行为、筹码集中、市场情绪低迷、底部巨量涨停导致的次日低开、技术性反弹等因素。投资者在研究股票走势时,需要结合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更准确地判断底部放量滞涨的原因和未来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