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以产业优化调整、城乡空间优化布局、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居环境优化改善为重点,推进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一、新型城镇化“三个1亿人”指的是什么?
新型城镇化“三个1亿人”指的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到2035年,将有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通过城市化转化为城镇常住人口;还将有1亿左右的农业转移就业人口实现市民化,成为城镇市民;还将有1亿左右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二、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未来的“十四五”时期,为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采取以下任务举措:
-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市民化门槛。
- 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品质。
- 加强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
- 加大住房供应,确保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在城镇稳定居住。
三、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民工问题
在过去的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农民进城务工,但无法落户成为市民。而在新型城镇化中,我们要推进的是从“农民-市民”二元结构向“农民-农民工-市民”三元结构的过渡。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解决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使其能够享受到跟城镇市民一样的权益和福利。
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强调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也要注重乡村的发展,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同城市的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新型城镇化相对于过去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 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 产业互动,促进城镇和农村的产业协同发展。
- 节约集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生态宜居,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 和谐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为保障,通过产业发展、就业转移和人口集聚的相统一,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海报
0 条评论
4
你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