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卫星公司的主要盈利点在于卫星发射上天之后卖服务。未来10年,卫星将与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结合,催生丰富的应用场景。根据财报显示,***卫星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
1. 卫星服务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5G、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卫星与这些领域的结合将产生广泛的应用场景。卫星搭载5G的载荷,可以提供宽带通信服务,弥补地面基站的覆盖盲区。卫星搭载相机可以进行高分辨率的遥感监测,监测农田、森林、气象等情况,帮助农业、环保等行业。卫星还可以提供安全层面的信息,如森林火灾、海上事故等大范围监控。这些应用场景将为卫星服务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
2. 卫星发射成本需进一步降低
商业卫星公司的盈利主要依赖卫星发射上天之后的服务销售,卫星发射成本的降低对于提高盈利能力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一箭搭载20颗卫星的发射技术还有待提高,相较于国外一箭搭载60颗卫星的水平,差距较大。***单颗卫星制造成本也相对较高,是海外水平的4倍。通过降低制造与发射成本,可以进一步提高商业卫星公司的盈利能力。
3. 北斗产业链盈利主要集中在用户段
北斗导航系统是***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内应用广泛,而北斗产业链的盈利主要集中在用户段,即北斗的应用上。北斗导航系统为各个行业提供了精准导航和定位服务,包括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各行业用户通过购买北斗导航设备和服务,为北斗产业链带来了盈利。
4. 商业航天引入社会资本推动研发进展
商业航天的兴起带来了社会资本的参与,加快了技术创新和研发进展。商业航天公司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市场经验,快速迭代技术,加快了卫星的研发进度。商业航天也推动了低轨卫星布局的加速,实现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商业卫星公司主要通过卫星发射后的服务销售来实现盈利。卫星与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结合,将产生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商业卫星带来商机。卫星发射成本仍需降低,制造与发射技术也需要提高,以提高商业卫星公司的盈利能力。商业航天的兴起和北斗产业链的盈利也为卫星行业带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