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根据流通股本的大小可以将股票分为不同的类别。一般而言,流通股本小于1亿股的被称为小盘股,流通股本大于5亿股的被称为大盘股,而在这之间的流通股本在1亿到5亿之间的股票被称为中盘股。
1. 小盘股、中盘股和大盘股的定义
1.1 小盘股:小盘股是指流通股本小于1亿股的股票。流通股本的确定涉及到股份总额和股票面值,计算方式为股份总额乘以股票面值。小盘股的特点是市值较小,因此一般比较容易受到外部资金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1.2 中盘股:中盘股是指流通股本在1亿到5亿之间的股票。相对于小盘股和大盘股,中盘股处于中间位置,市值和流通量相对较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受到机构投资者的关注。
1.3 大盘股:大盘股是指流通股本大于5亿股的股票。大盘股的特点是市值较大,流通量较大,因此需要更多的资金才能推动价格上涨。大盘股通常是市场的龙头股票,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影响力。
2. 特征与区分
2.1 总股本的大小:根据总股本的大小可以进一步划分股票的规模。一般而言,总股本在1亿股以内的股票被称为极小盘股,2亿到3亿股之间的被称为小盘股,流通盘一般应该在5000万股以内。
2.2 流通股本的大小:流通股本是指实际上可以进行交易的股本数量,通常以流通盘来衡量。根据流通股本的大小可以进一步区分股票的规模。一般而言,流通股本超过10亿股的被归类为大盘股,流通股本小于5亿股的被称为小盘股,而在这之间的流通股本属于中盘股。
2.3 市值的大小:市值是指股票在市场上的总价值,根据市值的大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股票的规模。没有严格的界限,但一般认为总市值超过1000亿的股票属于大盘股,总市值不到100亿的属于小盘股。
3. 其他相关术语
3.1 绩差股:绩差股是指每股收益(TTM)小于1分钱的股票。
3.2 次新股:次新股是指上市时间较短,不足一年的股票。
3.3 题材股:题材股是指所有题材概念股中总市值小于50亿的股票。
3.4 伪成长股:伪成长股指第一年营收增长率超过30%,但收入增长主要依赖于并购等非经营性因素的股票。
4. 股本和指数分类
4.1 股本:股本是指股东在企业中所占的权益,多用于指股票。股本的计算公式为股票面值乘以股份总额。
4.2 指数分类:在股票市场中,不同的指数可以反映不同规模的股票市场。例如,中证700指数是中小盘指数,中证800指数是大中小盘指数,上证成分股指数是成分指数类中的一种。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中小盘股和大盘股的区别以及不同的分类标准。根据流通股本或总市值的大小来划分股票的规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股市中不同股票的特点和走势,从而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