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多久 非公开发行锁定期什么意思

2025-04-22 10:16:40 59 0

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

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是指在股票发行后,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将其持有的股票在市场上进行转让的规定。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公司利益,避免股价受到投资者抛售的影响,同时鼓励长期投资。

1.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通常为12个月

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非公开发行的股票锁定期通常为12个月。这意味着在股票发行后的12个月内,投资者不能将其持有的股票在市场上进行转让。

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锁定期为36个月

对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锁定期则更长,为36个月。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公司股权的稳定,避免因股权变动而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3.锁定期从新增股份上市首日开始计算

锁定期是从新增股份上市首日开始计算的。这意味着投资者在新增股份上市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锁定期,直至锁定期结束。

4.锁定期结束后,股东可以逐步减持股份

在锁定期结束后,股东可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逐步减持其所持有的股份。这一规定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避免因大量减持而导致的股价波动。

5.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

2020年,***证监会对外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将锁定期由36个月和12个月分别缩短至18个月和6个月,且不适用减持规则的相关限制。这一调整旨在提高公众的股票投资意识,鼓励长期投资。

6.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对市场的积极影响

股票锁定期对市场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公司利益,避免股价受到投资者抛售的影响;

鼓励长期投资,提高公众的股票投资意识;

维护市场秩序,避免因大量减持而导致的股价波动。

7.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具体对象

非公开发行的股票锁定期具体对象包括: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其控制的关联人;

通过认购本次发行的股份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投资者;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投资者。

非公开发行股票锁定期是保护公司利益、维护市场秩序、鼓励长期投资的重要措施。了解锁定期相关规定,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实现投资目标。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