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的区别

2023-12-12 10:11:00 59 0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方式。下面将详细介绍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

一、产生条件不同

1. 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获得的剩余价值。举个例子,一个工人一天工作8小时,其中4小时用于创造自己的生活资料,称为必要劳动时间。剩下的4小时用于创造剩余价值,称为剩余劳动时间。如果工人的工作时间被延长到10小时,其中6小时用于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多出来的2小时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2. 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从而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例如,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机器设备和工作方法,可以提高每小时的生产效率,减少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价值。

二、获得来源不同

1. 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来源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基于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延长,通过剥削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资本家在工人工资中只支付必要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而将多余的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挪用为自己的利润。

2.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来源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来源是通过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使得每小时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增加剩余价值。通过引进技术创新、流程改进和劳动组织的优化,可以减少劳动时间,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商品产量,进而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产生条件和获得来源不同。绝对剩余价值是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获得,而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获得。绝对剩余价值注重的是剥削劳动者的时间,而相对剩余价值注重的是提高生产效率。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并存和相互作用,使资本家能够不断增加其利润,从而加剧了阶级矛盾和剥削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剩余价值产生和分配方式的重要概念。绝对剩余价值通过延长工作时间获得,相对剩余价值通过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获得。这两种剩余价值的存在和相互作用加剧了阶级矛盾和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特征之一。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