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场中,涨停板是指个股在一段时间内上涨幅度超过当天开盘价的10%时被暂停交易,这意味着股价的增长达到了一定的极限。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股票在已经涨停的情况下依然有较大的涨幅,甚至再次涨停。那么为什么还能涨停呢?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析这个问题。
1. 主力资金对敲或者高抛低吸
有时涨停板上的交易量非常高,说明有大量的主力资金在进行买卖操作。而有一种情况是主力资金对倒,也就是在盘中以主动性卖出为主,这种情况下股票的价格会被推高,同时主力资金又会在买档处不断买单。这样一来,股价就能够持续上涨并再次涨停。
2. 资金拉涨
涨停板的特性是买入量超过卖出量,使得股价无法继续上涨。有时涨停的股票在收盘时出现较大的内盘流出,这可能是由于主力资金在实现利润时进行出货操作。即使有资金流出,只要外盘数量依然增加,股价仍有上涨的可能性,甚至再次涨停。
3. 公司潜力和利润增长
一只股票能够连续涨停,还取决于该公司后期的潜力和利润增长情况。如果公司经历了大幅度的扭亏,增长势头良好,市场对其前景看好,那么股票自然会继续上涨并再次涨停。
4. 交易软件的资金指数不准确
交易软件通常根据交易所反馈的买卖单来测算资金流向,但涨停股票由于封单的限制,只能显示卖单数量,买单数量无法体现。软件显示的资金指数可能并不准确。即使在主动性买入量明显小于主动性卖出量,资金流出的情况下,股票价格仍然可能上涨甚至涨停。
5. 主力出货和主力实力不强
有时候涨停板打开后,股价开始回落,说明主力资金正在出货。一旦主力达到预期的收益目标,他们会先把股票大幅拉升,制造出涨停的假象,然后开始抛售。如果主力资金实力不强,无法封住涨停板,就会出现股票涨停又跌下的情况。
涨停板上的股票再次涨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主力资金对敲、资金拉涨、公司潜力和利润增长、交易软件的资金指数不准确以及主力出货和主力实力不强等因素。投资者在选择涨停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做好风险控制,以避免跟风操作带来的风险。